THE VOID OF A CITY 國際數位設計建築工作營

 

 

Image

活動時間 : 2019/07/03 -12

活動地點 : 中國上海

課程語言 : 英文為主,中文為輔

主辦單位:LAC

協辦單位:DEZACT  

協助單位:P Square Studio

 適合對象 : 凡對數位設計、程序運算、參數設計工程整合、工業設計、建築、景觀、都市規劃、視覺設計、結構工程、互動媒體或數位製造相關科技應用有興趣之在校學生、老師、設計、藝術、工程等業界人士或有意跨多元領域應用開發者,皆歡迎報名, 無基礎者亦可參加。

 

課程介紹 :

傳統上,人類居住群體在空間與使用上一直是一種複合性的狀態,通常結集了居住、商業、文化、社交活動和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而做為上海文化象徵之一的獨特建築形態“里弄”聚落,在空間上即具備了此種複合性的功能,但由於高度的都市化過程中”里弄建築”面臨了被單一性高樓替代的危機,已逐漸地於城市中消失; 今年DEZACT年度暑期數位整合課程將首度移至上海辦理,透過由LAC主辦DEZACT協辦的方式舉行為期10天的“The Void of A City”國際數字設計建築工作營,將特別針對具強烈文化背景的”里弄建築”形態及其多層次的空間使用模式作為研究主題,希望通過學員與國際導師一系列的研究及當代先進的數字技術激盪出一種作為因應上海都市擴張的新共居空間形態及都市聚落。今年課程的主題與型式也由過去著重於數位構築及科技空間應用等探索轉變為議題式研究,此課程教學團隊將由曾經或現任AA建築學院,UCL巴特雷學院的導師和知名大學如哈佛等學者一同帶領學員們進行建築與都市的研究與設計發展。學員們除了可學習英國建築與都市教育研究與設計方法外,更將會透過學習一系列先進的數位化技術進行建築與都市設計探索,並利用資訊導向設計(Data Drive Design)法則將上海都市中復雜的問題參數化,進行演算法則編程,數字模擬等問題轉化,分析與設計。“The Void of A City” 工作營的學習目標即是通過對上海傳統“里弄”建築所孕育獨特的空間、文化、社會及經濟性探索,進而發展出同時具備“生產與消耗“共存,能適應當代都市快速變遷的新混居(Hybrid Mixed)建築。

 

此工作營歡迎目前在校,準備出國留學或已畢業希望再進修的學生或專業人士前來一同激盪發展設計,學員們將會體驗到來自不同國家具不同背景經驗的老師將多樣的設計思維、空間觀察、數字媒體工具於設計及問題剖析技術,並使設計的產生可更進一步探討量化和非量化因素如數位參數模擬與社會行為、公眾和私人領域分別和認同、歷史記憶和未來展望等等之間的複雜關係。工作營10天 (7/03-12)高密集的課程將分為三階段進行,課程強調建築議題研究及數位設計作並重各五天的高強度教學,除了相關國際實務案例說明、學者研究演講、議題研討外,更有扎實的數位軟體教學與建築都市設計方法論教學,此課程對”數位技術培養”及”設計議題研究”並重學習有興趣的學員,絕對是難得的機會!

 

 

主題介紹 :


工業的革命促使城市劇烈的快速發展,為求更有效、集中地管理資源,導致建築與都市型態從以往多功能的複合性居所及混居狀態逐漸依其被劃分之都市區域取向而轉變為單一功能的型態 ,如辦公區、商業區和製造區與居住區的畫分,這樣的都市規劃策略被認為是一種提供更好生活環境和生活秩序的城市形態,然而這種強調高效率的分區方式,除了讓像上海有著強烈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微型都市機能般的“里弄”聚落逐漸消失;然而,單一性功能的建築型態逐漸不敷時代需求與發展,在90年代因而興起了所謂綜合體建築,到了今天高速的資訊時代,有著如共享經濟、網絡商店等新商業模式的產生,更加速了單一功能性的建築型態及都市需轉型的迫切感,”里弄建築”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當今綜合體(mixed-use building)的一種原始形式,它作為只有單一用途的建築類型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空間經驗。它的型態可以被看成一種”留白式”的空間,透過建築物之間留下的空間所集合形成,它也是一個基於多條街道和小巷及死角所組合而成的空間系統。里弄建築在1842年至1949年間因作為解決大量外地農民工移居上海的住房需求,而成為上海的主流建築類型;雖然之後由於過度擁擠和缺乏管理而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而遭受譴責和移除,但不可否認的是,里弄建築的空間型態從主要公共空間到半公共空間,再到半私人庭院,最後到房子核心空間的一系列空間場域的轉換與連結,形成了今天獨特的上海文化 ,其空間也創造了在現代單一功能性建築所缺乏的豐富社會、經濟和政治活動。這種在有限空間、具高效資源運用的多功能建築型態或許可給予資訊時代建築微城市發展一些啟示,也是之所以其成為過去面對日益緊缺的資源與人口膨脹等矛盾背景下的建築規劃策略。

 

“The Void of A City” 工作營的規劃不是為了在高樓叢立的當今上海去復興里弄這種空間形態,而是透過對其”戶與戶”與和”戶與社區”的角度去檢閱並學習它所具有社會、經濟、政治等多層次的空間潛力,並進一步設計一系列可以植入、抽換或增加至現有都市基礎所謂的”都市元件”,來對未來居所提供新的想像。學員們將會在此次的工作營中與國際學者們一同腦力激盪新型複合空間系統的設計,並進而將此系統延伸發展為一對上海城市持續擴張具有高度適應性的未來都市原型,學員在學習過程中也將會親自探訪上海里弄空間進行實地考察及體驗。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AAVS workshop taught by Soomeen Hahm